科技赋能 变废为绿!绍兴绿展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行业标杆115
发表时间:2024-01-03 14:11 “吃进”固废垃圾,“吐出”绿色墙砖。如此魔术般的神奇画面在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绍兴绿展环保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现实场景。 上个月,绿展环保刚入选承担了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榜单“建材制造企业‘零废弃物’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 近年来,上虞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充分研判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优势,激励扶持企业持续开发建筑垃圾潜在价值,激发企业更大潜力,形成“建筑垃圾收集—资源化再生—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引导企业走出一条“数据可视化+生产智能化+排放趋零化”的资源化利用之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策保障 数智管理 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 ![]() 产研合作 点石成金 研发固废治理新技术 为破解建筑垃圾“围城”困扰,上虞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形成绍兴绿展环保有限公司年产20万立方米新型轻质复合(LPC)装配式板材产线,建筑渣土年处理能力达30万立方米,有效降低上虞工业固废填埋量的同时,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绿展环保总投资2.35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今年8月正式投产运行。达产后,每年可将30万立方米的多品种固废进行处置利用,产出20万立方米新型轻质烧结墙材,并可自动化组装成装配式烧结墙板,年销售额可达3.5亿元。 该公司副总经理贾跃花介绍,装配式烧结墙板技术装备是目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首创技术,同时具备一般固废处置、综合利用、装配式建筑建材和绿色建材四大优点。烧结墙板能够根据需求在工厂自动化生产预制,将成品直接从工厂运到现场吊装,免去人工砌墙、水电预设等过程,采用干法施工减少现场95%以上的建筑垃圾产生,同时可提高施工效率3倍以上;厂内全流程产生的固废、废水回用,资源化利用同时“趋零产废”,真正做到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目前,绿展环保已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等开展高质量合作,加快建筑垃圾等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应用与集成,提高固废资源化再生产品质量,主编《烧结保温轻质复合墙板》《烧结保温轻质复合墙板应用技术规程》两项团体标准,参编《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国家标准,填补相关技术标准空白,实现产品合规性生产,并申请授权专利41项,软著6项。该项目入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版)》,同时入选浙江省2023年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产学研结合,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绿色转型已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双碳’目标下,企业要打破传统思维,探索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培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上虞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以减污降碳提振工业发展能级,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实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增效。” 绿展环保年产20万立方米装配式烧结墙板材项目作为上虞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项目,是上虞致力打造的烧结制品行业绿色标杆。在企业生产车间,记者见到车间机器一头“吃进”工程渣土、污染(修复)土壤、淤泥、污泥、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一头“吐出”高性能LPC、结构保温一体化墙板等建材,实现“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生产+无废化运营”的建筑渣土再利用过程,每综合利用1吨建筑垃圾,可减少全流程二氧化碳排放3.7千克,减少水资源消耗25%,“三废”接近100%回用。 贾跃花自豪地告诉记者,项目产线高温焙烧工艺中应用氢基燃料自动化脉冲处理技术,可在理想温度区间阶段间歇性点火,保持热工正常所需温度的同时,大幅减少氢基燃料的消耗,颗粒物、SO2、NOx排放只有砖瓦工业污染物排放限值的30%,颗粒物浓度更是低于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标准限值,与传统燃烧控制技术相比,彻底淘汰高硫分燃料,每年节省30%氢基燃料消耗量,节省640万元燃料费用,可以说,是为全省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提供了上虞样板。 |